此套清康熙年間張玉書、陳廷敬奉敕編纂的《康熙字典》四十冊全帙,保存完整、品相尚佳,為清初官修辭書的珍貴原刻版本。其封面采用傳統(tǒng)淺色宣紙裝幀,左側玫紅色書簽以端莊楷書題寫“康熙字典”四字,墨色沉郁,與白色分類標簽的毛筆字跡形成鮮明對比,展現(xiàn)了清代宮廷典籍的典型裝幀美學。書頁排版嚴謹,字跡清晰,雖部分標簽略有漫漶,卻更添歷史沉淀之感。作為中國首部以“字典”命名的集大成之作,其內(nèi)容涵蓋四萬七千余字,引證浩博,體例完備,堪稱古代漢語文獻的里程碑式巨著。
文獻學價值:
此字典承襲《說文》《字匯》等傳統(tǒng),首創(chuàng)“部首檢字法”,奠定了后世字典編纂范式。全帙四十冊完整保存了康熙五十五年(1716年)武英殿初刻版的原始風貌,對研究清代文字學、出版史及宮廷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實證意義。
版本稀缺性:
清代原裝全套存世較少,尤其此套含上中下三冊全帙,且保留原始分類標簽,其完整性在拍賣市場尤為罕見。稀缺性決定了其升值潛力。
文化象征意義:
作為康乾盛世的文化工程代表,該字典見證了清王朝對漢文化的整合與推崇,其編纂過程凝聚了查慎行等三十余位學者的心血,是“稽古右文”政策的重要物證,具有民族文化遺產(chǎn)的象征性價值。
藝術與收藏前景:
裝幀兼具實用性與宮廷審美趣味,玫紅書簽與墨色題字的視覺對比,反映了清代官方典籍的工藝水準。在古籍收藏領域,清代殿版圖書歷來為藏家所重,此套字典品相完好,適宜作為博物館級珍本或高端文化資產(chǎn)配置。
綜上,此《康熙字典》全帙不僅是文字學的權威典籍,更是承載歷史、藝術與收藏價值的文化瑰寶,建議恒溫恒濕保存,并輔以專業(yè)拓印記錄,以延續(xù)其學術與市場雙重價值。
![]() |
聯(lián)系電話:010-53352949 郵箱:qxgjpm@163.com
聯(lián)系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(qū)御景園2號樓20層20B(聯(lián)合國際大廈對面)